山东福寿园
联系我们热线
  • 24小时免费客服热线

    0531-88888888
  • 联系我们 陵园首页 关于福寿园 墓园环境 福寿园碑型 墓园新闻

    墓地按功能和使用对象一般分为哪几种

    发布日期: 2024-07-26     浏览次数: 1次

    寿冢:也称“寿藏”,是死者生前营造的坟地。这种习俗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,一直延续到近代,并由帝王、贵族传至民间富有之家。在新中国成立后,经过殡葬改革,寿冢曾一度绝迹,但近年来又有所复苏。

    坟墓:也称“丘墓”、“家墓”等,是埋葬死人的处所。古时封土成丘的称“坟”,挖地成穴的称“墓”,后多以坟墓连用。坟墓的形式多样,包括木棺墓、土洞墓、砖室墓、石室墓和崖墓等,其高低、大小、形制往往体现阶级和等级的差别。

    祠堂:旧时祭把祖先或圣贤的庙堂,包括有宗阅、神褐、先贤等。在古代,从天子到百官都有宗庙,而大家族祭奉祖先的祠堂则称“家庙”或“宗祠”。祠堂内供奉本家族倍奉的神灵或对家族作出过贡献的祖先,以求其保佑家族兴旺。

    骨灰堂:在火葬区供存放死者骨灰的设施。骨灰堂有两种形式:一种是附设于殡仪馆,对存放骨灰者实行收费服务;另一种是由农民以村为单位集资修建,只存放本村死亡居民的骨灰。

    陵园:以陵墓为主体的园林。古代指帝王、诸侯的坟墓,如“十三陵”、“明孝陵”等。现代陵园则多为革命烈士陵园,用于安葬为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而奉献出生命的烈士,同时也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勿忘国耻教育。

    陵墓:古代专指帝王、皇后或有帝、后谥号者的坟墓。到民国之后,仅指个别伟大历史人物的坟墓,如中山陵等。陵墓的构造复杂,有严格的规制与样式,等级制度森严。